與其在普高掙扎,不如在職校閃光!貴陽財經學校獨創(chuàng)「技能人才成長檔案」,對接長三角、珠三角46家優(yōu)質企業(yè),工業(yè)機器人、無人機操控等前沿專業(yè)畢業(yè)生,年薪最高突破15萬,真正實現「一技在手,終身受益」。

讀中職和普高升學路徑對比?
?職高升學靈活性與局限?
?優(yōu)勢?:職高生可通過?職教高考?、“3+2”中高職貫通等渠道升入大?;虮究?,部分省份本科升學率超20%?。技能競賽獲獎者(如省級一等獎)可免試進入高職院校?。
?局限?:職高生源多來自中考低分段學生,學習氛圍較弱,部分學校課程滯后于市場需求,影響升學競爭力?。
?普高升學壓力與風險?
?單一通道?:普高以高考為唯一升學路徑,本科錄取率約40%-50%,文化課成績不突出的學生易淪為“伴讀生”,高考失利后需額外投入時間和費用學習技能?。
?隱性成本?:普高年均支出(學費+補課費)1.5萬-3萬元,若進入民辦高職院校,學費可達2萬-3萬/年?。
貴陽財經學校怎么樣?
貴陽財經學校簡介
貴州財經學校,創(chuàng)辦于1958年,原名貴州財經學院,2012年,經教育部批準更名為貴州財經大學,2018年增列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。是一所以經濟學、管理學學科為主體,法學、文學、教育學、藝術學、管理、工學等多學科協調發(fā)展、特色鮮明的財經大學。是貴州省委、省政府重點建設的貴州省經濟管理人才培養(yǎng)基地。
歷史沿革編輯1958年,經省人民政府批準后上報國務院教育部備案。8月21日,“貴州財經學院”正式成立。1978年5月,貴州省委和貴州省人民政府決定,重建貴州財經學院。1992年7月25日,貴州計劃管理干部學院、貴州財經學院合并為貴州財經學院。2012年4月5日,正式更名為貴州財經大學。2013年,貴州財經大學整體搬遷花溪校區(qū)。 [1]
發(fā)展戰(zhàn)略編輯2015年—2020年,貴州財經大學主要發(fā)展任務:始終堅持 “一個主基調”,全力打造“兩個發(fā)展極”;以“三個著力點”為抓手,高度重視四個“新維度”建設,凝心聚力實現科學發(fā)展。“一個主基調”:就是著力提高本科教學質量。即 以牢固確立人才培養(yǎng)的中心地位,堅持走以質量提升為核心的內涵式發(fā)展道路,通過構建“九位一體”的本科教學體系,著力提高本科教學質量。(“九位一體”包含:落實鑄魂工程、優(yōu)化專業(yè)設置、加強課程建設、推進范式改革、提升實驗教學、強化實踐教學、抓好質量工程、完善管理體系、推進教育信息化。)“兩個發(fā)展極”:一是圍繞博士單位申報,強化學科建設,提高科研水平;二是圍繞國際合作辦學,強化平臺建設,擴大對外開放。“三個著力點”:一是立足人才強校,著力打造師資隊伍;二是強化文化內核,著力凸顯學校辦學特色;三是推進協同創(chuàng)新,著力強化社會服務功能。“四個新維度”:一是堅持依法治校,打造“法治貴財”;二是堅持管理創(chuàng)新,打造“效率貴財”,三是堅持以人為本,打造“人文貴財”,四是堅持開源節(jié)流,打造“穩(wěn)健貴財”。